核心提示:2017年10月16日,山東省政府印發了《山東省“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督逃巹潯啡婵偨Y教育“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認真分析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明確提出了“十三五”教育發展目標、政策措施、主要任務?!督逃巹潯肥侨 笆濉苯逃母锇l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一、編制背景和過程
“十三五”時期是山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完成國家、省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目標的攻堅時期,教育改革發展面臨新形勢和新任務??茖W謀劃教育事業發展,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提升教育實力和競爭力,對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的宏偉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督逃巹潯繁皇≌_定為“十三五”省級重點專項規劃。
省教育廳高度重視《教育規劃》編制工作,成立了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摸清底數、明確目標、做實項目、強化措施”的編制原則。分課題深入開展調研,分析教育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理清發展存在的問題,明確今后發展方向和重點。在編制過程中,廣泛征求了各市人民政府和全省教育系統意見。堅持開門編規劃,向社會發布公開征集意見建議公告,集中民意、匯聚民智。多次組織專家進行研究論證。根據各方面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后?!秶医逃聵I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發后,進行了對接完善。將《教育規劃》送省發展改革委審核同意,并商請省編辦等14個部門會簽之后,提報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10月16日,省政府印發了《教育規劃》。
二、主要特點
(一)注重全面分析發展基礎和面臨形勢。堅持實事求是總結“十二五”的工作成績,從服務新舊動能轉換新需求,適應城鎮化建設、人口生育政策調整新形勢,落實扶貧攻堅新部署,順應國際國內教育新變革等方面,認真分析當前教育改革發展中面臨的任務和存在問題,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新的起點上謀劃教育改革發展,努力使山東教育再上新水平、新臺階。
(二)注重做好與國家和省重大規劃的有效銜接。加強與國家和省教育規劃綱要、國家教育“十三五”規劃、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其他專項規劃的銜接。統籌做好城鄉、區域教育發展,科學把握發展速度和節奏,處理好各級各類教育發展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關系,抓住若干關鍵問題,提出具體對策措施和實施辦法。
(三)注重突出體制機制創新。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教育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全面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把握各項改革耦合性和關聯性,加快轉變教育發展方式,著力破解制約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盡快取得突破。
(四)注重堅持問題導向和靶向施策。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聚焦影響全省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重點難點和深層次的制度瓶頸問題,啟動實施一批教育重點工程和項目,重點突破,帶動全局。
三、基本框架和提出的發展目標
《教育規劃》包括發展基礎和面臨形勢、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推進教育創新發展、深化教育改革開放、提升教育保障水平、加強規劃組織實施等6部分。針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確定了“全面改薄”、消除“大班額”、建設高水平大學等22個重點項目專欄,作為規劃實施的重要載體。
《教育規劃》提出“十三五”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完成山東省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目標任務,教育發展規模、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教育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建成學習型社會和人力資源強省。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以上。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以上。
具體目標是:
1.發展指標。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以上。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以上。
2.質量目標?;A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全覆蓋。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解決好中小學“大班額”問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基本完善,建成一批特色鮮明、全國領先的職業院校;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創新能力顯著提高,高校辦學特色凸顯,建設一批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學生思想道德、科學文化水平和健康素質、公民意識全面提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就業能力進一步增強。
3.改革目標。積極推進“3+1”綜合改革,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全面實施,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逐步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穩妥推進,教育活力持續增強。
4.治理目標。全面依法治教,實現管辦評分離,形成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現代學校制度全面建成,建立健全政府、學校、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等多元參與的教育評價體系。
5.效益目標。教育自身發展能力、服務經濟社會能力、文化傳承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教育在創新驅動戰略中的作用更加凸顯。終身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學習型社會基本形成。教育公平取得重要進展。滿足人民群眾對高水平、高質量教育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
四、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
(一)優質均衡發展基礎教育。堅持德育為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校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實施學生體質提升計劃和學校藝術教育普及計劃。融合教體的優勢,加快推進多種模式創辦縣級體育學校,支持市、縣設立體育中學。持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民辦幼兒園,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基本覆蓋。到2020年,建立起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完成農村義務教育學?!叭娓谋 比蝿?,縮小城鄉、區域、校際教育差距,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鞠行W“大班額”問題。提高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質量。殘疾人受教育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二)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系統構建包括技工教育在內的從中職、???、本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體系。實施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工程和辦學模式改革試點,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職業能力。完善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模式,拓寬人才成長路徑。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推進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試點。積極穩妥做好高等職業院校和技師學院合作培養試點工作。推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深化辦學體制機制改革,鼓勵多元主體組建職業教育集團,開展職業院校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改造試點,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培育一批管理規范、特色鮮明、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示范性或優質職業院校。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
(三)推進高等教育優質特色發展。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發揮高校人才科研優勢,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實施高水平大學建設工程,加快“雙一流”大學建設,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優化高等教育區域布局和學科專業結構,加快發展社會急需專業。推進科教融合工程,分類整合省屬高校與科研機構教育科研資源,形成發展合力。實施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計劃,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推進研究生分類培養,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實施高校協同創新計劃,加強新型高校智庫和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建設,推進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提升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完善學校治理結構,促進管辦評分離。實施民辦教育發展計劃,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
(四)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辦法,進一步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改革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方式,推進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為依據錄取新生的招生模式。實行以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為主要形式的高等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制度。推進夏季高考錄取方式改革,建立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機制。完善高職(高專)院校招生多元錄取機制,探索針對不同生源采取不同考試的錄取模式。
(五)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推進高校繼續教育轉型,促進學歷繼續教育向現代遠程教育過渡,鼓勵高校發展高端培訓。建設遠程開放繼續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為學習者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學習條件,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實施繼續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工程。廣泛開展老年教育工作。積極發展教育培訓服務。
(六)推進教育對外開放。引進世界一流大學和特色學科,開展高水平人才聯合培養和科學聯合攻關。擴大與發達國家教育合作交流,鼓勵省屬重點高等院校與國外高水平高等院校合作辦學,支持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專業標準和國際通用的職業資格證書培訓認證體系。實施師資隊伍國際化素質提升計劃,培養教師國際化視野,提高教師雙語教學能力。優化來魯留學生生源國別和專業結構,擴大發達國家來魯留學生非語言類專業和學歷教育比例。加強孔子學院建設,擴大齊魯文化國際影響力。
(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師德與學風建設。全面推行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制度。實施免費師范生全科教師培養計劃,提高職業吸引力和人才培養專業化水平。推進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常態化、校本化。推進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實現校長的專業化、職業化。實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計劃。改革高校教師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實施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支持計劃等人才工程。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完善教師管理制度,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依法保障教師工資待遇。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實行績效工資總量向鄉村教師傾斜。實施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工程,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
(八)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創新發展。推進山東省教育云服務平臺建設。探索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教與學的模式創新,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進教育城域網和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配置水平,積極組織數字課程資源開發,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進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推動職業教育資源跨區域、跨學校共建共享,逐步實現所有專業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推動高校建立基于互聯網、云計算技術的科研協作平臺,提升高??蒲心芰涂鐚W科、跨領域、跨地區的協同創新能力。
(九)實施教育扶貧工程。著力推進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貧困農村學前教育普及計劃、貧困地區教師隊伍提升計劃三項計劃,推動建設城鄉學校結對幫扶、高??萍挤鲐毜葍蓚€網絡,構建完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體系、貧困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支持體系等三個體系。實施省屬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
(十)完善支撐保障體系。全面提升依法治教能力,完善教育法規規章制度體系,深入推進教育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提升學校依法治理意識和水平。健全教育督導體系,完善教育督導和評估監測報告發布制度。健全教育經費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健全學生資助體系。提升教育科學研究水平和服務能力。維護校園安全穩定。(來源:山東省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