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好,歡迎您關注中國教育臺和新華網聯合制作的2010年“兩會”進行時訪談節目,您可以我臺的衛星一號和新華網網絡視頻在線收看。昨天上午舉世矚目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溫家寶代表國務院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其中對2010年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五點要求。那我們知道,就在“兩會”舉辦前不久,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剛剛公布,正在向全社會征求意見,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于10年教育規劃的五點要求,對于未來十年的教育規劃意味著什么,今天我們就以此為主題來談談未來十年我國的教育大業。認識一下我們請到的兩位嘉賓,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校長顧海良,全國人大代表、中央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胡樹祥。歡迎兩位的光臨,昨天上午你們都在人民大會堂親耳聆聽了溫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我想有一點呢,你們和我們大家肯定一樣印象深刻,就是在說到教育部分最后一些內容的時候,溫總理特別談到說不普及教育我們國家不可能強盛,這個道理呢我們要永遠銘記,溫總理說的特別動情,而且現場的掌聲特別的熱烈。我覺得很有意思啊,總理所說的:這個道理我們要永遠銘記。這句話特別感性,以外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呢似乎是不太多見的,我不知道兩位對此是什么樣的看法,如何來看待?
顧海良:這樣的語言充分感情,充滿激情,也就在這次“兩會”中出現了,這個提法說明我們總理多年對教育非常重視,這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總理從這個新的高度來理解、來推動教育發展,把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作了新部署。他談教育部分的開頭就對教育的優先發展的問題做了一個新的、更高的闡述??偫硪婚_始特到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基石,加上一句話也是綜合國力的核心。這個提法是這次總理一個新的概括,同時也提出了強國必須強教,只有一流人才,才能建設一流國家。從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社會的進步的高度對我們的教育戰略做了新的闡述,這個也是新的特點。
主持人:胡代表,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教育的最后部分說的特別的感性,您的感受是怎么樣的呢?
胡樹祥:我的感受和顧代表的感受是一樣的,我還可以提供一個具體的資料來說明這一點。我查閱了一下,2008年溫家寶總理在本屆政府剛剛就任時候的政府工作報告,談到了2008年一共有九項工作任務,而關于教育的問題,更是在第六項關于社會建設,著力保障民生中才談到,到了0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仍然把它放在第六項,去年一共是談了七項任務,而是在第六項大力發展社會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當中談到的教育優先發展相關的問題。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一共是八大任務,在第四項就談到了教育工作,而且標題就是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從把它在民生當中的一個部分來談和把它當做國家戰略來談,這本身就表明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發展地位的重視,真正的把它提高到了戰略的高度,所以我完全同意顧代表的看法。
主持人:今年總理所說的關于教育的五項任務,第一推進教育改革,在規劃綱要中也提出談到把改革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政府工作報告說回來提到了很多的具體內容,包括辦學、教學內容、教育方法等,如何理解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的這些改革呢?
顧海良:他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就是要抓緊啟動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此作為部署工作的出發點,正因為這樣把規劃綱要中的20字工作方針中關于改革和創新的問題,作為整個2010年教育工作的領頭重要思想,不僅是一個工作的部署,也是需要我們教育思想觀念轉變和創新的過程。只有在思想觀念上創新,只有在改革中間步子邁得更大一些,我們后面的各項措施才可以得以實施。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這幾項改革,比如說人才培養,辦學體制,教育方法等,在規劃綱要中也有所涉及。我們怎么看待2010年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的具體安排,未來十年我們也有這樣的具體安排,關于具體的時間怎么考量呢?
顧海良:具體安排包括體制改革人才培養等等,是這2010年到2020年規劃綱要十年要做的事情,但是2010年是規劃綱要的起步之年,它有一些奠基性的工作需要做。所以改革從何入手,改革從何時作為起點是抓得比較準,比如說教育體制的問題,教育改革中一些機制的問題,人才培養的問題等,這些都是十年改革的長期任務,但是今年能找到改革的切入點,找到改革的奠基性的工作非常重要。這里面主要講了體制機制重大的內容,也是規劃綱要中重要的工作,在2010年可以做的,而且是能夠做的,對今后工作發展能夠起到推動作用的內容。
主持人:開局之年我們要抓一些比較重要的工作就要做起來了。胡代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的第二點是教育公平,而且重點在于中西部地區的平衡,綱要當中提出教育公平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我們怎么理解10年教育公平是側重于中西部的教育傾斜,那么未來十年教育公平又是一個歷史性的過程,如何理解呢?
胡樹祥: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是溫總理報告當中強調的很重要的一點,同時也是我們綱要當中強調的很重要的一點。關于教育公平的問題,其實它背后涉及的是一個資源配置問題,因此如何縮小東中西部的差距,縮小城鄉的差距,是我們教育公平實施的很重要的問題。教育公平的實心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因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教育公平是不斷增添新的內容的,比如說教育資源的配制是要靠我們的經濟建設,靠我們社會各方面的發展來創造更多的資源??偫碓谶@次報告當中曾經談到了不僅要把蛋糕做大,還要把蛋糕分好的問題,其實在教育公平方面也存在這個問題。因此把蛋糕做大不是一蹴而就,應該通過我們各方面的努力不斷提高更多的教育資源來投降教育。我們從現在起步,一定要看到它是一個長期的、嚴峻的過程,我們應該堅持不懈的努力。
主持人:您說到要把蛋糕做大,綱要當中提出了五個工程,包括教育工作的工程、民族教育發展工程等等,用這些工程來推動教育公平,我們今年提到了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中西部的傾斜是不是也是這五個工程的奠基之作呢?
胡樹祥:把這幾個工程落實了,這些高校的發展當然就縮小了這個差距,在這個基礎上,您剛才說的奠基之作這些前提都是可以理解的。
主持人: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第三個提出的就是職業教育,無論是在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在綱要當中都有體現。綱要當中寫到了為未來十年為職業教育提供了很多措施,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說法很簡單,只提到了一句話:就是為了就業。為什么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會比較大呢?
顧海良:因為加強職業教育是我們今后十年教育發展的重要的工作方面,因為職業教育更能夠培養一些技術人才,正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短缺的,目前職業教育發展還受到人們觀念上的影響,體制和機制的影響,這幾年政府工作報告一直強調職業教育問題,溫總理這次講到要繼續加強職業教育,這個和綱要里提法是一樣的。但是職業教育是要繼續發展的,但是從何入手呢?總理這次講了一個就是以就業為目標,這個點出來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也就是為當前職業教育繼續加強,繼續發展提供一個方向性的,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要不僅能夠就業,而且還要有創業的能力,這個就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它和就業為目標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在就業過程中更好的提高創業的能力,或者通過創業來進一步拓展就業的能力和方向,我認為兩者是統一的。既提出了當前繼續加強職業教育的一個目標,同時又提出了實現這個目標的三個主要的工作,這個工作也要通過改革和創新才能達到的。
主持人:我理解的就是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雖然關于職業琢磨不多,但是無疑抓住了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的關鍵問題。
主持人:我們再來往下看,關于10年教育第四個方面,就是兩位都非常熟悉的高等教育的范疇,因為兩位都來自于高校。我們注意到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綱要,可以說對高等教育的描述是非常吻合的,比如說內容也比較詳細建設一流大學,促進辦學特色等等。那么胡代表怎么理解這些表述的呢?
胡樹祥: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再次強調了關于建設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大學的問題,我認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因為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需要自主創新,我們不僅要解決老百姓民生問題,還要攀登世界的科技高峰,因此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只有一流的大學才能培養出來,因此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當中始終是二條腿走路,始終堅持了要把建設成為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因此,我們中國的大學應該認清楚自己的責任,努力按照這個目標來建設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
中國的大學很多,各種不同類型的有兩千多所,因此各個學校有自己的定位問題,我們不能一刀切、一窩風,各個大學怎么找準自己的定位也應該看清楚。從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看到,各個大學都有自己的定位問題,都有自己的特色問題,只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和區域當中培養好社會需要的一流人才,其實都可以形成自己的優勢,都可以得到社會各方面的肯定,因此都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我們從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我們各種不同類型的大學有要照準自己的定位。
主持人:無論是綱要還是政府工作報告,都鮮明的提出了關于落實大學辦學自主權的問題,您對這個都什么期待呢?
顧海良:溫總理這次對高等教育的發展講得非常透徹,他提出了三個指標的問題。一個就是如何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學問題,第二就是關于建設一流大學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要加大對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投入問題。第一個問題里這次非常明確的把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當務之急的改革要點概為四點,第一點就是落實自主權的問題,因為學校作為一個辦學的實體有辦學自主權,現在到底高校有多大的辦學自主權要具體分析,有些應該歸于高校的權利,有些還是要堅持國家的宏觀管理和調節。對不同層次的學校和不同地區的學校,都存在著哪些自主權的進一步落實。比如說考試的改革問題,考試制度的改革不能是一刀切的,如何賦予學校招生的自主權,讓學校招到適合自己學校發展所適合的學生。
總理來講了一些其他的措施,這些也都是規劃綱要所提出的十年改革發展所做的長遠的事情,也找到了現在所要切入的,當年的事情。比如說關于學科專業的調整和課程設置的問題,總理就提出了兩個基本的要求。一個是適應于就業的需要,還要適應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此來作為調整課程設置的重要方面。
同時總理還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這是對現代大學功能的一個新的認識,在綱要里面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就是三者的結合,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術建設,三者的結合如何能夠做好,通過三者的結合更好體現出來。我認為在貫徹綱要的過程中,對大學的三項功能不能有偏廢的,這次提出來是非常好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關于教師建設問題,如何使教師能夠專注于教育??偫碜罱鼘@個問題是非常關心和關注的,一方面提出了要為教師做好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等等,同時對教師的師德和師風建設,教授的這種育人為本的,教師的教學責任心也提出了很重要的要求。這次教師要專注于教育,包括了對教師殷切的希望,也增大了教師的歷史責任感,這點是非常有針對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這些對于我們如何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是一個在落實綱要的開首之年,從那里入手做好高校的改革與發展工作。
主持人: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的第五點,就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關于師德的問題,不僅是高校的教師,就是中小學教師也存在這個問題。我們注意到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說到教師隊伍建設更傾向于師德問題和農村教師的培養,為什么特別要傾向于農村教師的培養呢?
胡樹祥:農村教師的培養是屬于一個技術教育的大的組成部分,我們在高校工作有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基礎教育的階段的培養質量怎樣,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對招生的問題特別的重視,這背后就說明了實際上這個高中階段,特別是基礎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加強農村教師的隊伍建設,特別是要讓他們能夠和城市的中小學的孩子們一樣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師資來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對于他們全面健康的成長是很有利的??s小城市和農村的差距也是很追求的,要真正從最基礎抓起,從娃娃抓起地
主持人:兩位和我們一起來解讀在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關于教育的五個方面。我們知道,今年是規劃綱要的開局之年,奠基之年。您對未來十年我們規劃綱要的實施過程有怎樣的期待呢?
顧海良:規劃綱要現在進一步的公開討論當中,我想經過這一輪的討論可能有更多的人會對今后十年關于教育的發展有一些新鮮的看法,經過集思廣益,大家能夠把十年的規劃綱要修改得更好一些,我們對照高等教育的發展,對我們今后十年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規劃綱要有它很強的操作性,找到工作改革的重點,也找到工作的改革難點,這些對于學校具體來說,就是結合自己的實際,能夠更好的制訂今后學校的發展規劃,通過深入改革和不斷創新,提高質量,我想中國高等教育的未來一定會非常令人滿意,能夠真正地達到,辦成人民滿意的教育。
胡樹祥:我很同意顧代表的看法,這個綱要從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次公開征求意見的版本確實越改越好,可以說到現在為止這個版本是真正的集思廣益的結果,包括上上下下,國內國外,確實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集中了群眾的智慧,現在雖然還沒有實施,但是在全社會已經產生了極好的影響,像這一次在“兩會”開會之前把它公布出來,其實我們在“兩會”上聽到了不同的代表們反映還是挺好的,營造了這個課題,把大家想說的話都說了。我最后期待著這么好的綱要,在今后未來的十年如何貫徹實施好,恐怕比我們一年多的起草更艱巨,還需要各方面的關注和努力才行,所以我想我們作為教育界的代表,我們一定會為此而努力,我們也呼吁社會各界繼續以這一年中關注注教育的熱情來,來支持、實施好這個綱要。
主持人:非常感謝兩位人大代表參與我們今年“兩會”進行時的訪談節目,我們知道教育寄托了億萬家庭對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事關民族素質和國家的未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