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大計。作為中國進入21世紀后的第一個教育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征求意見稿于2月28日發布,并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有一個關鍵數據備受關注:到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要達到4%。這個數據的提出究竟有何重大意義?對此,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沈健。
沈健介紹,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是國際通用的衡量政府對教育重視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在發達國家,這個數據達到4%,就意味著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已經到了相當的程度。目前,我國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全國平均在3.6%~3.8%之間?!耙虼?,我認為,到2012年這個數據提高到4%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钡?,在省一級一般采用教育支出占本級政府總支出的比例數據。目前,江蘇省教育投入占政府財政總支出的19%。
沈健說,江蘇省是全國中長期發展綱要的9個先行省、市、自治區之一,目前省里也在制定中長期的教育改革綱要,并已有了初步的討論稿。
蘇州是全省唯一的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市。沈健表示,在配套改革中,城鄉基礎教育改革應該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蘇州也將作為江蘇省基礎教育改革的試點城市率先推行。
沈健介紹,為遏制“擇校熱”,省里在討論稿中明確提出“教師6年必須流動”的條款。對此,沈健認為,教師流動能使基礎教育資源更為均衡,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沈健強調,教師流動并非是簡單的“算術”平均,最終目的是要提高教師整體的業務水平,所以應避免教師僅限在同等級的學校之間流動。
面對社會上“教師頻繁流動會影響學校教育風格”的質疑,沈健回應,目前擬定的教師流動制度只在義務教育階段推行,并且在一年時間內一個學校的教師流動程度不會超過20%,“這對學校的辦學風格和特色應該不會產生太大影響”。沈健介紹說,省里還將出臺一系列教師培訓計劃。
談教育經費——
我國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全國平均在3.6%~3.8%之間。因此,到2012年這個數據提高到4%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談改革試點——
江蘇省是國家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的 9個先行省、市、自治區之一;蘇州作為全省唯一的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市,其城鄉基礎教育改革也將作為全省試點。
談教師流動——
教師流動并非是簡單的“算術”平均,應避免教師僅限在同等級的學校之間流動。